您的位置:首页 > 农林牧渔 > 茶业 > 清代羊城八景

清代羊城八景

luyued 发布于 2011-06-04 10:30   浏览 N 次  
清代羊城八景
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 第B10版:博闻周刊 羊城沧桑






□罗林虎
自古以来,广州就有“三山五岭雄,三江五河美”的山水格局,更有“白云越秀翠城邑,三塔三关锁珠江”的优美环境。
从宋代开始,就开始了“羊城八景”的评选。48年前,羊城晚报曾策划、组织票选“羊城新八景”。最近,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再次主持新一轮“羊城新八景”评选,旨在展现近十年来广州“大变”的成果。
收藏家罗林虎收藏有清代刻印本《羊城古钞》,此书的首卷,就印刻着清乾隆年间评出的“羊城八景”,它们分别是:粤秀连峰、琶洲砥柱、五仙霞洞、孤兀禺山、镇海层楼、浮丘丹井、两樵云瀑、东海渔珠。
八景中的多数景观,仍存留至今,但早已旧貌换新颜了,我们来观赏一下当年所绘的八景。
粤秀连峰

粤秀连峰,指的是越秀山诸峰景致。越秀山在古时称粤秀山,在元代已开发,当时只有“粤台秋月”一景;而到明代则有两景,即“越秀松涛”和“象山樵歌”;清代更得到成片开发,因林木茂密、峰峦起伏,称为“粤秀连峰”;
它的北面,有一条通谷和白云山分开,今天环市路就是在这条谷地穿过。
琶洲砥柱

琶洲砥柱,琶洲就是现在琶洲塔的所在地,琶洲古时是珠江河上的江心洲。宋代番舶即在此设灯塔为过往航船导航。1598年在琶洲的山岗上建琶洲塔,保存至今。在明代这里已成为广州郊区胜景之一。

五仙霞洞
五仙霞洞,指五仙观景观。五仙观面积不大,里面有通明阁、三元殿、禁钟楼、仙人熶迹、石麒麟、大禁钟(1377年铸)、仙人泥塑等精致景观,加之其处闹市,明清一直都是胜景。
今仙人泥塑外,大钟、庙门石麒麟、仙人熶迹、岭南第一楼等物仍存,已修缮开放。
孤兀禺山

孤兀禺山,禺山指今中山四路一带,清代为城内中心,又是一个制高点,称为高坡。明代“其上多松柏”,清代仍林木茂盛,建有禺山书院、藩府、关帝庙、城隍庙等,到此游览的人极多。
今只剩城隍庙和禺山亭。在这一带,近年陆续发现秦代造船工场遗址、南越国宫署遗址、御花园和宫殿遗址,现仍在进行考古挖掘。

镇海层楼
镇海层楼,指越秀山(观音山)顶上的五层楼(镇海楼),为明代广州城最高点,登楼一览,珠江如带,全城在望。但此楼在明代没有进入八景。
清初,“计费巨万”重建镇海楼,变得“壮丽坚致”、“高十余丈”,成为岭南第一楼。清以后以“镇海层楼”、“越秀远眺”和“越秀层楼”等景名先后选入“羊城八景”。
广州博物院民国18年(1929年)成立时以该楼为院址,现为“广州博物馆”。

浮丘丹井
浮丘丹井,景点原在西门口中山七路附近,清代这里是海中的浮丘石岛,就是今西门口外的石岗街,已为马路所用,在积金巷还可见到原来的红色砂岩。
在宋代,这里有珊瑚井,传说海神曾在此向人间馈赠珊瑚,晋代葛洪曾饮此井水。明代开辟为游览区,清初仍盛。当时珊瑚井旁长有野生熸莶草,三月上已,游人采集,视如灵芝仙草。

西樵云瀑
西樵云瀑,指南海西樵山的景致。当年,山上多树可樵,故称樵山。东樵为罗浮山,西樵是西樵山,有“南粤名山数二樵”之说。
西樵山泉瀑众多,仅瀑布就有28处。白云洞的瀑布“飞流千尺”,水汽飞溅,常成云雾飘出洞外,称“白云飞瀑”,最为著名。“西樵云瀑”被列为羊城八景,说明羊城的概念在当时并不仅局限于广州城。

东海鱼珠
东海鱼珠,指黄埔区鱼珠与长洲岛隔海相望这一片。东海说的是珠江东面广阔的珠江,鱼珠则指江中突起的礁石,由红色砂岩、砾岩构成,浮沉波际。由于石块长年被波涛冲刷,圆净如珠;又因北面一山像鱼张口向珠,故称鱼珠。
由于礁石处于珠江中流,曾在上建有炮台。今水中石已和北岸联合,成为黄埔港陆地,鱼珠石早埋地下,此景已成陈迹。
罗林虎
(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“羊城晚报”)


网址: http://www.ycwb.com/ePaper/ycwb/html/2010-12/18/content_997371.htm


此网文是由罗林虎工作室所创,采用请注明出处
上一篇:羊城八景 历届一览 下一篇:白云山抽签
广告赞助商